低保补差标准是什么意思?
我家申请了低保,听说有个低保补差标准,但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想知道这个标准到底是怎么回事,它对我家领低保的金额有啥影响,是怎么计算的呢?
展开


低保补差标准是社会救助体系里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享受低保待遇的家庭来说意义重大。简单来讲,低保补差就是当地政府规定的低保标准金额与低保家庭实际收入之间的差额。也就是说,政府会根据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算出这个差值,然后将这部分钱补给低保家庭,以保证他们的生活水平能达到当地规定的低保标准。 举个例子,假如当地的低保标准是每人每月 600 元,而某个低保家庭里有一个人,他每个月的实际收入是 200 元,那么这个人每个月可以领取的低保补差金额就是 600 - 200 = 400 元。 在我国,关于低保补差标准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依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九条规定,国家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第十条进一步指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按照当地居民生活必需的费用确定、公布,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的认定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这些法律条文为低保补差标准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确保了低保政策能够公平、公正地执行,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