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应纳税所得额是什么?
我在查看自己的工资条时,上面有一项写着本月应纳税所得额,我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我想知道这个应纳税所得额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它和我的实际收入有什么关系,对我缴纳税款又有什么影响呢?
展开


本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个人或企业在本月内取得的收入,经过法定的扣除项目后,按照税法规定需要缴纳税款的那部分收入金额。简单来说,就是你这个月有多少收入是需要交税的。 对于个人而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换算到每月的话,就是先把年收入对应的扣除额度平均到每个月,每月减除费用通常是5000元,再减去各项扣除后得到本月应纳税所得额。比如,小李月工资收入是8000元,他有1000元的专项扣除(像社保等),还有1000元的专项附加扣除(如子女教育扣除等),那么他本月应纳税所得额就是8000 - 5000 - 1000 - 1000 = 1000元。 对于企业来说,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更为复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这里的收入总额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等多种形式的收入;各项扣除包含成本、费用、税金、损失等。例如,一家企业本月的收入总额是100万元,不征税收入有10万元,各项扣除总共70万元,那么本月应纳税所得额就是100 - 10 - 70 = 20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基础,不同的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着不同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通过公式‘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就能算出需要缴纳的税款金额。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