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额所得额是什么意思?
我在处理税务相关事务时,看到了‘应纳税额所得额’这个词,不太明白它具体代表什么。我想知道它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和我要交的税有什么关系,希望能得到通俗易懂的解释。
展开


应纳税所得额是计算我们需要缴纳多少税款的一个关键依据。简单来说,它就是我们在一定时期内,按照税法规定,经过一系列计算调整后,需要用来计算纳税金额的那部分收入。 举个例子,在个人所得税里,应纳税所得额不是指我们的全部收入,而是要把一些可以扣除的项目去掉之后剩下的金额。比如,我们的工资收入,要先扣除每个月5000元的基本减除费用,还要扣除我们缴纳的五险一金等专项扣除费用,以及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剩下的就是应纳税所得额。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对于企业来说,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中有明确规定。 应纳税所得额和我们最终要交的税紧密相关。它就像是一个计税的基数,根据不同的税率,就能计算出我们要缴纳的具体税款。所以,准确理解和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对于我们正确履行纳税义务非常重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