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被拘留后亲属应该怎么做?


当亲属因故意伤害被拘留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在嫌疑人被正式逮捕前,要尽快寻求律师的协助 。这是因为家属了解的案情往往不准确、不全面,与实际情况有偏差。而律师能够进入看守所与嫌疑人会面,获取最真实的一手信息。《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所以,此时家属应尽快让律师介入。 其次,律师在掌握初步案情后,会与公安机关深入交流。一方面明确指控罪名以及伤害程度,比如是轻伤还是重伤等;另一方面向公安机关提交法律意见,维护嫌疑人的合法权益。这能让案件的走向更加清晰,也为嫌疑人争取有利局面。 再者,在家属配合下,律师可以主动接触受害者,积极协商赔偿事宜,努力说服对方宽恕嫌疑人,从而取得谅解书。取得受害者谅解在后续案件处理中非常关键,法官在量刑时通常会考虑这一因素。 然后,凭借谅解书及取保候审申请书,律师可以在逮捕前提出取保候审申请,也可直接呈交至检察院,争取检察院做出不予逮捕的决定。这可以让嫌疑人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处于相对自由的状态,为后续辩护争取时间。 另外,律师还需向检察院提交法律意见书,力争使案件得以撤销起诉。这需要律师依据法律和事实,阐述案件不符合起诉条件的理由。 如果案件已移交至法院审理阶段,律师仍可以为嫌疑人争取无罪判决、减轻量刑、缓期执行甚至免除刑事处罚。 最后,亲属还可以拿着刑事拘留通知书到看守所给嫌疑人送些衣服和钱,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 相关概念: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法律意见书:是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一种综合性的书面文件,其内容包括向咨询者提供法律依据、法律建议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