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损坏电力设备构成犯罪后,具体会被追究怎样的责任呢?
在一些实际情况中,比如因个人疏忽大意导致电力设备损坏,不清楚这种行为构成犯罪后到底会面临怎样的惩处。想了解不同情节下,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对应的具体责任追究标准。
展开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是一种对社会公共安全有危害的犯罪行为。通俗来讲,就是因为行为人自身的疏忽或者过于自信等过失心态,导致电力设备遭到损坏,进而对公共安全产生威胁或者造成了实际的危害后果。 对于该罪的责任追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而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构成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会被追究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责任;要是犯罪情节比较轻,比如损坏的电力设备对供电影响较小、未造成大范围停电等不良后果,那么应追究其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事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比如只是轻微损坏了电力设备的某个非关键部件,且及时修复未造成任何不良影响,这种情况可能就不被认定为犯罪。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