侮辱诽谤行为达到怎样的标准才会被认定为侵犯个人名誉权并予以立案?
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一些人相互攻击的言论,有人称这是侵犯名誉权,但不太清楚具体标准。想了解下侮辱诽谤行为在什么情况下,会被认定侵犯个人名誉权并能立案,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释。
展开


侮辱诽谤侵犯个人名誉权的立案标准,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也就是说,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比如用言语恶意诋毁他人,或者通过行为让他人的名誉受损,而且这种情况被除了当事人之外的其他人知道了。例如,在公开场合对他人进行辱骂,在场的其他人都听到了,这就满足这个条件。 其次,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这意味着侵权人是故意去实施侮辱、诽谤行为,或者因为自身的疏忽大意而导致他人名誉受损。比如,明明知道某些言论会对他人名誉造成损害,却还是故意传播这些言论。 再者,要造成他人社会评价降低。因为侮辱、诽谤行为,使得周围的人对被侵权人的评价变低。比如,原本大家对某个人的印象很好,但是因为侵权人的恶意传播不实信息,导致大家对这个人的看法改变了。 最后,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他人名誉受损的结果是由侵权人的侮辱、诽谤行为直接导致的。 相关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