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检察院不起诉后该怎么处理?


当醉驾检察院决定不起诉后,后续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相应处理。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检察院不起诉的类型和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不起诉分为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和证据不足不起诉。法定不起诉适用于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例如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等情况。酌定不起诉是指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证据不足不起诉则是指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如果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会有一系列的程序和影响。根据法律规定,检察院应当公开宣布不起诉的决定,并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和他的所在单位。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同时,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公安机关。公安机关认为不起诉的决定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 对于醉驾检察院不起诉的当事人来说,虽然不会面临刑事处罚,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其他后果。因为醉驾本身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即使检察院不起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然会根据该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行政处罚。一般来说,会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且在一定期限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比如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此外,虽然检察院不起诉意味着不会留下刑事犯罪记录,但在一些特殊行业或特定情况下,比如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某些职业资格认定等,可能会对个人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这些单位或组织在进行背景审查时,可能会关注到当事人曾有过醉驾的违法行为。所以,即使检察院不起诉,当事人也应当重视并配合后续的处理工作,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