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交通事故后全责方不付钱该怎么办?


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后全责方不付钱,受害方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首先,可以尝试双方协商。协商就是双方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就赔偿的金额、支付方式等问题进行沟通,争取达成一致意见,让全责方主动支付赔偿款。这是比较简单直接的方式,能快速解决问题,还能避免矛盾升级。 若协商不成,可申请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根据事故情况,对双方进行调解,促使双方达成赔偿协议。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八十四条,当事人可以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调解有一定的优势,它有专业部门介入,提出的方案相对合理公正,效率也较高。 要是调解也无法解决问题,那么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起诉时要注意,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并且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通过法院判决,强制全责方履行赔偿义务。若对方仍然不履行判决,还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另外,关于交通事故诉讼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有多种情况:轻微交通事故以事故发生之日开始计算时效期间;对于受害人身体受到伤害比较严重,需要住院治疗,甚至需要后续治疗的,诉讼时效应自治疗终结之日或损失确定之日起算等。所以要注意在时效内主张权利。 相关概念: 诉讼时效: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强制执行: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