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肇事方不想赔偿该如何处理?
前段时间我遭遇了交通事故,对方被认定为肇事方,但现在却不想赔偿。我想知道面对这种情况,我具体有哪些办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让肇事方承担应有的赔偿责任呢?
展开


如果交通事故肇事方不想赔偿,受害方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是调解途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八十四条指出,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也可以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调解,如果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肇事方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调解的好处是相对平和,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时间和精力,大家坐下来协商赔偿事宜,争取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要是调解不成,那么可以选择诉讼方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法院会进行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会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则裁定不予受理或裁定驳回起诉。对裁定不服的10日内可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案件受理后,会排期开庭,提前通知当事人相关信息。诉讼具有强制执行力,一旦胜诉且判决书生效,若肇事方不履行赔偿义务,受害方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另外,在处理过程中,受害方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对肇事车辆及财产进行财产保全,防止肇事方转移财产,保障后续赔偿能够顺利执行;还可以要求肇事车辆的保险公司支付医疗费等 。 相关概念: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 强制执行: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