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父母不服判定不赔偿怎么办?
我孩子和别的小孩闹着玩不小心把人弄伤了,对方要求赔偿。可我觉得责任不全在我孩子,对赔偿判定不服就没赔。现在对方一直催,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想了解下这种情况从法律上来说该怎么办。
展开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概念。未成年人在法律上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这意味着他们没有完全的能力来承担自己行为所带来的法律后果。所以,当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时,按照法律规定,其监护人也就是父母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明确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如果未成年父母对赔偿判定不服,首先不能简单地选择不赔偿。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来解决争议。比如,可以与对方进行进一步的协商,把自己认为责任划分不合理的地方说清楚,争取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赔偿方案。 要是协商不成,父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比如现场的证人证言、监控视频等,以说明孩子在此次事件中不应承担全部责任或者承担的责任比例过高。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重新对责任和赔偿金额进行判定。 如果在法院作出最终判决后,父母仍然不履行赔偿义务,对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采取多种措施,比如查询、冻结、划拨父母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父母的财产等,来保障受害者获得应有的赔偿。所以,遇到不服赔偿判定的情况,一定要通过合法的途径来解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