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司赢了对方不给钱该怎么办?


如果官司赢了对方却不给钱,不用着急,有多种办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首先,要及时申请强制执行。在判决书确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后,就可以立即向法院提出申请。这是因为一旦错过这个时间,对方可能会趁机转移财产,导致后续执行困难。比如,有些被告会在得知自己败诉后,迅速将银行账户里的钱转走,或者卖掉名下的房产、车辆等。而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会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强制对方履行义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七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其次,要尽可能地向法院提供自己知道的对方财产线索。虽然法院会查询被执行人名下的银行存款、微信、支付宝存款以及房产、车辆等财产,但有些财产可能不在法院常规查询范围内。所以,您如果了解对方在某个地方有工作收入、有房屋出租收益,或者在某公司有股权,又或者有人欠他钱等信息,都要主动告知法院。这样能帮助法院更快更全面地掌握对方财产状况,提高执行效率。 再者,如果被执行人有能力而拒不执行,那么其行为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会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 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会给被执行人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促使其履行义务。 另外,申请强制执行也是有时间限制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这个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如果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所以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申请,不然可能会丧失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 相关概念: 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