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者没钱赔偿该怎么办?


如果肇事者没钱赔偿,以下是一些可行的办法和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可以尝试和肇事者协商。在确实无力一次性赔偿的情况下,可以协商如分期付款、延长付款期限等方案。这是基于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双方达成一个都能接受的赔偿方式。 若协商不成,受害人有权向法院起诉。《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起诉的条件和流程,起诉要符合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明确被告、有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法院受理民事诉讼范围和受诉法院管辖等条件 ,并且要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在诉讼过程中或判决生效后,有多种措施保障赔偿执行。若担心肇事者转移财产,可以申请法院对其财产进行查封、扣押、冻结等保全措施。如果肇事者有工作单位或稳定收入来源,可请求法院让其单位代扣或按月支付赔偿款。法院在判决生效后,若肇事者不履行赔偿义务,受害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划拨、拍卖、变卖等执行手段。 要是肇事者确实因经济困难暂时无法完全履行赔偿义务,法院可暂缓执行,待发现其有经济实力时恢复执行。另外,如果肇事者有恶意逃避赔偿的行为,比如转移财产等,可向法院控告其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相关法律条文:《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全文》第十七条规定了不同伤害程度下赔偿义务人应赔偿的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七条提到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第七十五条规定了肇事车辆参加保险以及未参加保险等不同情况下抢救费用的支付方式。 相关概念: 强制执行:就是在当事人不主动履行法律判决规定的义务时,由法院通过强制的手段,比如查封、拍卖财产等方式,来保证判决得以执行。 诉讼时效:简单说就是向法院主张权利的一个时间限制,一般情况下向人民法院主张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受侵害以及义务人开始履行义务那天算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