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无力赔偿该怎么办?


如果犯了交通肇事罪却无力赔偿,不用过于慌张,有多种解决途径和相应法律规定。 首先,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民事赔偿部分,肇事方可以与受害人协商。即使当下无力赔偿,也可尝试制定一个合理的赔偿计划,分期赔偿等,争取获得受害人的理解。 从法律途径来说,如果双方无法协商一致,受害方可通过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明确肇事方的赔偿义务,同时查明肇事方的财产情况。若肇事方确实没有赔偿能力,目前法律规定在后期若发现赔偿义务方(也就是肇事方)有可执行的财产,伤者可以随时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在刑事责任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所以,如果无力赔偿达到一定数额标准,是会面临刑事处罚的。 另外,《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承担赔偿责任的机动车驾驶员暂时无力赔偿的,由驾驶员所在单位或者机动车的所有人垫付” 。而且,如果责任人驾驶的是机动车,机动车交强险责任限额部分是由保险公司赔付的,不计算在无力赔偿的数额内。 相关概念: 交通肇事罪: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