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原辅料用量超过排污许可证该怎么办?
我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订单增加等原因,原辅料用量超过了排污许可证规定的量。现在很担心会面临什么法律后果,也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想了解一下具体该怎么办。
展开


当企业原辅料用量超过排污许可证时,这是一个需要谨慎处理的情况。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排污许可证的概念。排污许可证是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工艺等因素,对企业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等作出规定,并允许企业在一定范围内排放污染物的凭证。它就像是企业合法排污的‘通行证’。 从法律依据来看,《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污染物种类、浓度、排放量、排放方式等要求排放污染物。企业原辅料用量超过排污许可证,很可能导致污染物排放超过许可范围,这就违反了上述规定。 一旦出现原辅料用量超标的情况,企业应立即采取措施。第一步,要停止超量使用原辅料的行为,避免污染物进一步超排。同时,对已经产生的超排情况进行评估,确定超排的污染物种类、数量等。 第二步,企业需要及时向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在报告中,要详细说明超量使用原辅料的原因、超排情况以及已经采取或计划采取的整改措施。例如,如果是因为订单突然增加导致原辅料用量超量,要向主管部门解释清楚订单情况。 第三步,根据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整改。可能需要调整生产工艺、加强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管理等,以确保后续的污染物排放符合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比如,企业可以对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此外,企业还可能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违反排污许可证规定排放污染物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所以,企业一定要重视超量使用原辅料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解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