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过世后社保手续该怎么办?


当老人过世后,其社保手续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和规定来办理,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是办理时间。家属应及时办理相关手续,一般要求在老人去世后的一定时间内申报,虽然各地规定的具体时间有所不同,但通常建议尽快办理,以免影响后续的待遇结算。 然后是准备办理材料。通常需要准备死亡证明、参保人身份证、户口本、社保卡、亲属关系证明(如户口本能体现亲属关系则无需额外提供)以及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的有效身份证件等。死亡证明可以是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公安部门出具的死亡证明或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判决书等。 接着是办理流程。家属需要前往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相关业务。到社保经办机构后,先填写《社会保险参保人员减少表》等相关表格,提交准备好的材料。工作人员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会进行相应的社保账户处理。 关于社保待遇结算。老人去世后,社保方面会涉及到个人账户余额继承和丧葬补助金、抚恤金等待遇的发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四条规定,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同时,该法第十七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不同地区的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标准不同,具体金额可咨询当地社保经办机构。 此外,如果老人参加了职工医保,其医保个人账户里若有余额,家属也可以申请继承。办理时同样需携带上述相关材料到医保经办机构办理。总之,办理老人过世后的社保手续,要及时准备好材料,按当地规定的流程到相应机构办理,以保障家属应享有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