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购房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在签订购房合同的过程中,有诸多方面需要特别留意。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注意事项。 首先,合同主体方面,要明确合同中的当事人。对于购房者而言,需查看售房者是否为房屋的产权人。若售房者并非产权人,要确认其是否获得产权人的合法授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所以,确保合同主体的合法性至关重要,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其次,房屋基本情况是关键。合同中要详细写明房屋的地址、面积、户型等信息。面积条款要明确是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还是使用面积,以及面积误差的处理方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出卖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一定原则处理。这就要求购房者仔细核对面积相关条款,保障自身权益。 再者,房价及付款方式需清晰。合同中应明确房屋的单价和总价,以及付款方式、付款时间和付款次数等。如果选择贷款购房,要约定好贷款不成的处理方式。例如,若因购房者自身原因导致贷款不成,购房者可能需要承担违约责任;若因开发商原因导致贷款不成,购房者有权要求解除合同并退还已付款项。 另外,交房时间和条件也不容忽视。合同中要明确交房的具体时间,以及交房时房屋应具备的条件,如通水、通电、通气等。若开发商未能按时交房,购房者有权按照合同约定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 最后,违约责任条款是保障自身权益的重要内容。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违约责任,包括逾期付款、逾期交房、质量问题等方面的责任承担方式。这样在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可以依据合同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责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签订购房合同是一项重要的法律行为,购房者在签订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对于不明确的地方要及时咨询专业人士,确保合同条款符合自己的意愿和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