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证书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我不太清楚买卖证书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我身边有人涉及到买卖证书的事情,我想知道在法律上,买卖证书达到什么样的情况就会被立案呢?是买卖的证书类型有要求,还是买卖的数量、金额等有标准呢?
展开


买卖证书罪,在我国刑法中有明确规定,主要涉及到的罪名是“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以及“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等相关罪名。下面分别为您解释立案标准: 对于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只要实施了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诉。这里的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是指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等国家机关制作、颁发的,用以证明身份、职务、权利义务关系或者其他有关事实的凭证和印章。 对于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二款规定,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该罪的立案标准是实施了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行为。而买卖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虽然在刑法条文中没有直接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如果买卖行为达到了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也可能会按照相关罪名来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证书所涉及的法律性质和立案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在判断是否构成犯罪时,还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行为的情节和后果等因素。此外,司法机关在具体办理案件时,会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依据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来认定是否符合立案条件。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