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解除取保候审?
我朋友之前被取保候审了,现在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解除这个状态,心里很着急。想了解一下具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够解除 取保候审,有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相关条件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通常可以解除取保候审:
首先,当确认无需追究被取保候审者刑事责任时。例如,案件经过侦查后发现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等,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就无需再追究刑事责任,这种情况下应当解除取保候审。
其次,取保候审期正常结束时。根据法律规定,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期限届满,执行机关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
另外,犯罪嫌犯、被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代理律师或辩护人等察觉已超过法定取保候审期限,提出解约申请,相关机关核实后也会解除取保候审。
还有,若案件撤销、不予起诉或者判决无罪,取保候审也会相应解除。比如检察院审查后认为证据不足,决定不起诉,那么被取保候审人就不再处于该强制措施状态。
此外,如果被取保候审人出现健康问题,例如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是孕妇或哺乳期妇女,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可能影响其健康或胎儿、婴儿的正常发育、生长,以及丧失行为能力等特殊情况,也可能会解除取保候审。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