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可以撤销缓刑但不予收监?
我之前被判了缓刑,最近听说可能会有撤销缓刑但又不用收监的情况。我不太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想知道在什么样的具体情形下会出现这种处理结果,这种情况有什么法律依据和条件吗?
展开


撤销缓刑但不予收监是一个在司法实践中相对特殊的处理情况。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缓刑的概念。缓刑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也就是说,在缓刑考验期内,如果罪犯遵守规定,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若违反规定,就可能会被撤销缓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然而,存在一些特殊情形可能会导致撤销缓刑但不予收监。例如,罪犯虽然违反了缓刑规定,但情节显著轻微,且有一些特殊的客观原因,如因突发的家庭重大变故、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违反规定,并且事后积极采取补救措施、真诚悔悟的。司法机关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可能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的相关规定,结合人道主义精神和案件的具体情况,作出撤销缓刑但暂不予收监的决定,给予罪犯一定的宽限期继续考察。但这只是极个别的特殊情况,需要司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和条件进行判断和处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