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后什么情况下不吊销驾驶证?


在我国,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并不一定会导致驾驶证被吊销,这需要根据饮酒的程度以及具体情形来判断。 首先,我们要明确酒驾分为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二者的判定标准和处罚措施是不同的。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 醉酒驾车的测试 2004)中规定,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对于饮酒驾驶(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一款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也就是说,初次饮酒驾驶机动车的,并不会被吊销驾驶证,而是暂扣六个月。 然而,如果是醉酒驾驶(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mg/100ml),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二款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所以醉酒驾驶是会被吊销驾驶证的。 此外,如果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五款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综上所述,单纯的初次饮酒驾驶(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不会被吊销驾驶证,但会面临暂扣驾驶证和罚款的处罚。而醉酒驾驶、再次饮酒驾驶以及酒驾发生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情况,都会导致驾驶证被吊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