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案一般在哪些情况下不会立案?
我遭遇了诈骗,去报案后却被告知不立案,心里特别疑惑和委屈。我想知道具体是哪些原因会导致诈骗案不立案,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释,也好明白后续该怎么做。
展开


诈骗案不立案通常有以下几种原因: 首先,证据不充分。报案人提交的相关证据无法有力地证明诈骗行为确实存在,比如没有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关键证据,使得公安机关难以认定犯罪事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立案需有犯罪事实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证据不足则难以确定犯罪事实。 其次,案件性质难以界定。有些案件可能介于民事纠纷和刑事犯罪之间,需要公安机关进行深入调查和审慎判断。例如,在一些经济往来中,双方对交易的理解和约定存在模糊之处,可能会让公安机关难以直接认定为诈骗犯罪。 再者,可能涉及管辖权问题。案件不属于该公安部门的管辖权限范围,比如诈骗行为发生地或犯罪嫌疑人所在地不在其管辖区域内,这种情况下该公安部门不会立案。 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存在一些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时,诈骗案也不会立案。比如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最后,如果诈骗金额未达到立案标准,公安机关也可能不会立案。诈骗罪是一种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使用虚假或欺瞒手段,获取数额较大财物的犯罪行为,不同地区对于诈骗罪的立案金额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