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头税是什么时候取消的?
我一直对税收历史挺感兴趣,最近了解到人头税这个概念。听说以前人们要按人头交税,感觉挺不合理的。我就想知道,在咱们国家,人头税到底是什么时候取消的呢?
展开


人头税是一种按照人口数量征收的税种,简单来说,就是不管你收入多少、财产状况如何,只要你是一个有资格被征税的人,就得交固定数额的税。 在中国历史上,人头税存在了很长时间。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种税收制度逐渐显现出其不合理性。 我国真正意义上取消人头税是在清朝时期的“摊丁入亩”改革之后。1712 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 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到了雍正年间,开始全面推行“摊丁入亩”,把固定下来的丁税平摊到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从此,人头税基本被废除。 这一改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从法律和制度层面来讲,它简化了税收原则和手续,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役不均的严重状况,使得税收更加公平合理。从社会影响方面看,它放松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和经济的发展。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