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土地纠纷不能起诉?
最近遇到了土地方面的问题,想通过起诉来解决,但又怕不符合起诉条件白跑一趟。所以想弄清楚到底哪些土地纠纷是不能起诉的,好提前了解清楚情况,看看自己这事儿能不能走起诉这条路,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有几类常见的土地纠纷通常不能起诉:
首先是涉及土地权属争议,且尚未经过政府有关部门处理或未得到处理决定的情况。土地权属的确定有着严格的法定程序,需要由相关政府部门进行调查、认定和裁决。这是因为政府部门在这方面具备专业的调查能力和法定的裁决权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所以,没有经过政府处理环节,直接起诉到法院,法院一般不会受理。
其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因承包地的调整、收回等问题引发的纠纷,多数情况下不能直接起诉。这主要是为了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稳定和农业生产的延续性。通常应先通过该组织内部的民主协商等方式解决。毕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事务,先在组织内部沟通协调,更有利于问题的妥善解决,也能维持组织的稳定运行。
再者,当事人对行政机关就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做出的调解意见不服的,法院不予受理。因为行政机关的这种调解行为,并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行政调解本质上是在行政机关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一种和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所以法院不会受理针对此类调解意见的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