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2024年房屋继承不需要进行公证了吗

家里老人刚去世,留下一套房子,我是法定继承人之一。之前听说房屋继承要公证,可又听说现在政策变了。我想知道2024年房屋继承是不是真不用公证了?如果不公证会有什么影响?办理继承手续的流程是怎样的?
展开 view-more
  • #房屋继承
  • #继承公证
  • #法定继承
  • #遗嘱继承
  • #房产继承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2024年房屋继承确实不需要强制公证了。2017年7月5日,司法部发布废止《关于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的联合通知》的通告,取消了房产权属继承事宜的强制公证要求。这意味着,继承人或受赠人在办理房地产登记时,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进行公证。 从法律角度来说,《民法典》等相关法律并没有将公证作为房屋继承的必要条件。在法定继承中,如果被继承人没有留下遗嘱,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 )或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可直接按法律规定的顺序和份额继承遗产,不公证也不影响继承的法律效力。比如,老人去世没有遗嘱,子女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可直接办理房屋继承手续。 对于遗嘱继承,即使存在遗嘱,也不强制要求公证。不过,公证遗嘱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因为公证机构会依照法定程序,对遗嘱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当其他继承人对遗嘱的效力存疑时,经过公证的遗嘱更容易被认可。例如,老人立遗嘱将房子留给某子女,若进行了公证,在后续继承过程中,该遗嘱的可信度和证明力就更强。 选择不公证的话,办理房屋继承流程相对简便。继承人需要准备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房屋产权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等材料,直接到不动产登记部门办理过户登记。而选择公证的话,继承人要先到公证机构办理继承公证,公证机构会对继承人的资格、遗嘱的真实性等进行审查核实,出具公证书,之后继承人再持公证书等材料到不动产登记部门办理过户。 是否选择公证,主要取决于继承人自身的情况和需求。如果继承人之间对房屋继承没有争议,且希望尽快办理过户,不公证能节省时间和费用;但如果继承人之间存在潜在争议,或者为了确保继承的合法性和稳定性,公证可以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预防后续可能出现的纠纷。 相关概念: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 遗嘱继承:是指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而承受其遗产的继承方式。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