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会留下案底?
我想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做了哪些事会留下案底。我有点担心自己或者身边人万一不小心做了某些事,就留下案底影响以后的生活。比如是不是只要违法就会留案底,还是说要达到一定严重程度?很想了解清楚这方面的情况。
展开


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案底通常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这些犯罪档案一般存放在公安部门保存。 一般来说,只有被法院判定有罪并受到刑事处罚的情况下才会留下案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刑事处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当一个人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时,就构成了犯罪。例如,一个人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达到了当地规定的盗窃罪的立案标准,经过法院审判被认定有罪并判处刑罚,那么就会留下案底。 需要注意的是,仅仅是违法但不构成犯罪的行为,通常不会留下案底。比如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可能会受到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处罚,但这些不属于刑事处罚,不会产生案底。不过,治安处罚记录会在公安机关有相应记载,但和刑事案底是不同的概念。 此外,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我国有专门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封存的犯罪记录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