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交通事故会导致行政处罚?


在了解哪些交通事故会导致行政处罚之前,我们先来解释一下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在交通事故领域,就是交通管理部门对违反交通法规引发事故的当事人进行的一种惩罚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下几种常见的交通事故情况会导致行政处罚: 首先是酒后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上路,本身就是严重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如果这种酒驾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处罚会更加严厉。 其次是无证驾驶导致的事故。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都属于无证驾驶。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要是因此发生了交通事故,处罚自然不可避免。 再者,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情况。《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如果逃逸行为构成犯罪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逃逸不仅会加重对受害者的伤害,也严重破坏了交通管理秩序,所以处罚力度较大。 另外,超速行驶引发事故也可能面临行政处罚。不同路段都有规定的限速标准,如果超过规定时速行驶,就违反了交通法规。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规定,超速处罚会根据超速的比例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超速未达10%的,给予警告;超速10%以上未达20%的,处50元罚款;超速20%以上未达50%的,处100元罚款;超速50%以上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还可能吊销驾驶证。如果因为超速导致了交通事故,除了超速的处罚外,还会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最后,违反交通信号灯指示引发的事故也会受到处罚。闯红灯、不按导向车道行驶等行为都违反了交通信号灯的规定。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违反交通信号灯通行的,一次记6分,并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若这种违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同样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