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贿罪由什么单位管理?


行贿罪的管理涉及多个单位,不同阶段有不同分工。 首先,从立案侦查角度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案件的侦查一般由公安机关进行,但贪污贿赂犯罪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行贿罪属于贪污贿赂犯罪类型,所以通常由人民检察院负责立案侦查 。这意味着,如果发现有行贿行为,检察院会对相关线索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启动立案程序,并开展调查工作,收集证据等。 不过,如果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涉及经济领域犯罪案件,公安机关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也可能会参与到前期的部分调查工作中。但最终是否构成行贿罪以及如何处理,还是由检察院来主导。 其次,在审查起诉环节,检察院会对侦查收集的证据进行全面审查,判断是否符合起诉条件。如果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就会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要求法院对行贿犯罪人进行审判。 最后,审判环节由人民法院负责。法院会依据法律和事实,对行贿案件进行审理,作出公正的判决,确定行贿人的罪名是否成立以及应受到的刑罚。 另外,如果是涉及监察对象的行贿行为,监察机关在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时,也会对行贿问题进行调查处置。监察机关可以对公职人员及相关人员的行贿行为进行调查、处置。 相关概念: 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在经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立案侦查: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等侦查机关对犯罪案件进行调查,收集证据,查明犯罪事实的活动。 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的活动。 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将犯罪嫌疑人作为被告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对被告人进行审判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