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行贿犯罪的刑罚标准是什么?法律对其量刑规定是怎样的?


个人行贿犯罪的刑罚标准及量刑规定,需要根据不同的情节来判断,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要明确行贿罪的定义。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以财物的行为。 其次,关于刑罚标准和量刑规定: - **一般行贿罪**:对一般行贿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条,即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例如,某人向某国家工作人员行贿一定数额财物,谋取不正当利益,但情节相对较轻,就可能适用这一量刑标准。 - **情节严重的行贿罪**: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里的“情节严重”,应从行贿数额、手段、次数、人数、后果、犯罪后的表现等方面进行考察。比如行贿数额巨大,或者行贿手段恶劣,给国家利益带来较大损失等情况。 - **情节特别严重的行贿罪**: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例如行贿数额特别巨大,或者行贿行为导致国家重大项目无法实施,给国家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失等。 此外,还有一些从重处罚的情形: - 多次行贿或者向多人行贿的; - 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的; - 在国家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中行贿的; - 为谋取职务、职级晋升、调整行贿的; - 对监察、行政执法、司法工作人员行贿的; - 在生态环境、财政金融、安全生产、食品药品、防灾救灾、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领域行贿,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 - 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 最后,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体现了法律对主动认罪悔罪行为的鼓励和从宽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