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单位可以保管人事合同?
我在一家公司工作,签了人事合同后,不清楚到底哪些单位有资格保管这份合同。我担心公司随便找个地方放合同,以后出问题都没处找。所以想问问,从法律角度讲,哪些单位是可以保管人事合同的呢?
展开


人事合同通常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签订的,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保管人事合同的单位在法律上有着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首先,用人单位自身是可以保管人事合同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这就表明,用人单位有权利也有义务保管好与劳动者签订的人事合同。这是因为用人单位在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依据合同来对员工进行管理,比如考勤、薪酬发放、绩效考核等。同时,当出现劳动纠纷时,合同也是重要的证据之一。 其次,一些具有档案管理资质的机构也可以保管人事合同。例如,人才服务机构。很多地方的人才服务中心可以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档案管理服务,其中就包括保管人事合同。当企业将员工的人事档案委托给人才服务机构管理时,人事合同通常也会一并交由其保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实现档案和合同的集中管理,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此外,一些专业的档案托管公司,如果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条件,也能够承担人事合同的保管工作。 另外,对于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其上级主管部门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参与人事合同的保管。这主要是为了加强对下属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上级主管部门可以通过查阅人事合同,了解下属单位的用人情况,确保其在人事管理方面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在保管人事合同方面,不同的单位都有其特定的职责和权限。用人单位是最常见的保管主体,而具有档案管理资质的机构和上级主管部门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参与保管。无论由哪个单位保管,都应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人事合同的安全和完整,以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