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掉了之后为什么不能按补办而是丢失?
我身份证不小心掉了,去办理相关业务时工作人员说按丢失处理,不是补办。我不太理解,明明就是要补办新的身份证,为啥非要强调是丢失呢?这两者有啥区别吗?我想知道这里面的法律原因和意义。
展开


在日常生活中,“补办”和“丢失”这两个概念在身份证业务办理里有着不同的含义和作用。 “丢失”其实是对身份证状态的一种描述,它表明原来那张身份证处于遗失的状态。而“补办”则是针对身份证丢失或者损坏等情况,去申请重新办理一张新身份证的行为。当身份证掉了,我们首先要明确它是处于丢失状态,这是一个客观事实。按“丢失”来处理身份证相关事宜,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一条规定,居民身份证丢失的,应当申请补领。强调“丢失”状态,主要是为了防范可能出现的冒用风险。一旦身份证丢失,他人有可能捡到并冒用其进行一些违法违规活动。公安机关在受理身份证丢失补领业务时,会记录该身份证的丢失信息。这样一来,当有人试图冒用这张丢失的身份证时,相关部门通过联网核查系统能够发现其处于丢失状态,从而避免给原持有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此外,从管理的角度看,准确记录身份证的丢失情况,有助于公安机关对身份证的使用和管理进行规范。如果不强调“丢失”,仅仅进行补办,可能会导致身份证管理的混乱,无法有效追踪和管控丢失身份证的流向。所以,在身份证掉了之后,按“丢失”来处理是符合法律规定和实际管理需要的,这能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安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