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未成年人不能判死刑?
我家孩子在学校跟同学发生冲突,一时冲动犯了严重的事。现在案件在处理,我知道他是未成年人,听说不会判死刑。我就想弄明白,法律为啥规定未成年人不能判死刑呢,背后是咋考虑的呀?
展开


在我国法律中,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人。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不能被判处死刑,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考虑。 从生理和心理发展角度来看,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其认知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尚未完全成熟。他们在面对一些复杂情况时,可能无法像成年人那样理性地思考和做出正确的判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诱惑,从而做出错误的行为。所以,与成年人相比,他们的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 从刑罚的目的来看,刑罚不仅具有惩罚犯罪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教育和改造罪犯的作用。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他们的可塑性很强,通过教育、感化和改造,有很大的机会重新回归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如果对未成年人判处死刑,就剥夺了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这与刑罚的教育和改造目的相违背。 从人道主义和社会伦理的角度来看,未成年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得到特殊的保护和关爱。对未成年人判处死刑过于残酷,不符合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九条明确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这里的“不适用死刑”,既包括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包括不适用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