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停产了为什么应交增值税会为负?
我家企业最近停产了,本以为没业务就不用交增值税,可一看报表,应交增值税是负数。这让我特别困惑,停产期间又没有销售业务,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想知道这背后的法律原因是什么。
展开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增值税的基本概念。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简单来说,就是企业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时,按照一定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同时企业购进货物、劳务等所支付的增值税形成进项税额,应交增值税就是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的结果。 当企业停产时,通常意味着没有销售业务,也就没有销项税额。但在停产之前,企业可能购进了大量的货物或者劳务,这些会产生进项税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所以,当停产期间没有销项税额,而之前又有较多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时,就会导致应交增值税为负数。这种负数实际上代表企业有尚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这部分税额可以在未来企业恢复生产有了销项税额时继续用来抵扣,从而减少未来的应交增值税额。 总之,企业停产时应交增值税为负是由于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且按照法律规定可结转下期抵扣造成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