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死刑犯枪毙没死被认为是天意,为什么还要补枪?

我看到新闻说有死刑犯执行枪毙时没被打死,有人觉得这是天意。可最后还是对犯人补枪了,我就很疑惑,从法律角度来看,为啥出现这种情况还要补枪呢?这背后有啥法律依据吗?
展开 view-more
  • #死刑执行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对于被判处死刑的罪犯执行枪决,如果首次射击后犯人未死亡,执行人员会进行补枪,直至犯人死亡。这并非不尊重所谓的“天意”,而是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和严谨的司法程序考量。 首先,从法律规定层面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死刑的执行程序。当法院依法判处罪犯死刑并核准执行后,执行死刑是对生效法律判决的执行。判决一旦生效,就具有了强制力和确定性,必须得到严格执行。也就是说,执行死刑是依据法律规定对犯罪行为进行的惩罚,是司法机关履行职责的体现,不会因为一次射击未成功而改变判决结果。 其次,从司法程序的严谨性来讲,整个死刑执行过程都有严格的监督和规范。执行前有严格的审批程序,执行过程中有专门的监督人员。如果因为首次射击未导致罪犯死亡就停止执行,会破坏司法程序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让公众对法律的公正和威严产生质疑。而且,不补枪继续执行会使罪犯逃避应有的法律制裁,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罪责相适应的原则。 再者,从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角度看,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判处死刑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秩序。如果不继续执行死刑,会让受害者及其家属感到不公,也无法起到法律应有的威慑作用,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法治建设。所以,补枪是确保法律判决得以执行,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秩序的必要措施。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