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法院会进行财产调查吗


在离婚案件中,法院一般不会主动进行财产调查。这是因为在民事诉讼里有个原则叫“谁主张,谁举证”,意思就是当事人对自己提出来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就好比说您觉得某些财产该怎么分,那就得您自己拿出证据来证明这个财产的情况。 不过呢,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法院可能会应当事人的申请进行财产调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比如说,如果一方认为另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行为,那么认为对方有这些行为的这一方就可以向法院申请调查,法院经过审查觉得有必要的话,就会按照法定程序去调查。 法院调查财产一般会通过查询存款、房产、车辆、股权等途径来了解夫妻双方的财产情况。法院有权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查询存款信息,也可以向不动产登记部门查询房产登记情况等等。 另外,要是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还能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但不能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总之,法院通常不主动调查财产,但在符合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下,会根据当事人申请开展调查工作,以保障离婚案件中财产分割的公平公正。 相关概念: 谁主张,谁举证:就是当事人要对自己提出的观点或者诉求提供相应的证据来证明,不能空口无凭。如果拿不出证据,可能就要承担对自己不利的后果。 财产调查:是指法院为了清楚了解离婚案件中夫妻双方的财产状况,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去获取相关财产信息的行为。 法定程序:是指法律规定的进行各项活动必须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等,法院进行调查也要按照这些规定来做,以保证调查结果合法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