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故意杀人罪必然会导致死刑吗?
最近对法律知识比较关注,尤其想弄清楚故意杀人罪这一块。就想知道要是有人犯了故意杀人罪,是不是肯定就会被判处死刑呀?想了解下这里面具体的判定标准和情况,希望能有专业的解释。
展开


犯故意杀人罪并不必然导致死刑。 首先,来理解一下故意杀人罪这个概念。简单来说,就是犯罪人主观上有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想法,并且实施了相关行为,就构成了故意杀人罪。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从这条法律规定可以看出,法律给故意杀人罪设定了多个量刑幅度,死刑只是其中之一,并非唯一的处罚。 在司法实践中,会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是否判处死刑。如果杀人手段特别残忍,比如不顾被害人哀求呼救连续打杀、溺水、沉井等,或者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像杀死多人(2人及以上)、杀害孕妇等,那么判处死刑的可能性会比较大。另外,出于恶劣动机杀人,例如为泄愤、嫉妒、报复他人而杀人,也可能会面临更重的刑罚。 但如果存在一些情节较轻的情况,就可能不会判处死刑。比如犯罪人有自首、立功等从轻处罚的情节,或者是在被激怒等特定情境下实施的杀人行为,且主观恶性相对较小等,都有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所以,故意杀人罪是否判处死刑,要全面、综合地考虑案件的各种具体情况,权衡各种因素后才能做出公正的判决,而不是只要犯了故意杀人罪就一定会被判处死刑。 相关概念: 故意杀人罪:指犯罪人主观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犯罪行为。 无期徒刑:是介于有期徒刑和死刑之间的一种严厉刑罚,意味着犯罪分子将在监狱中终身服刑,但在实际执行中,符合条件的可以获得减刑等。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立功:指犯罪人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