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诈骗后参与洗钱自己会有事吗?


在探讨被诈骗后参与洗钱自己是否会有事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洗钱的概念。洗钱,简单来说,就是把通过违法犯罪得来的钱,通过各种手段,让它看起来像是合法来源的钱。例如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经过清洗后使其合法化。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为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提供资金帐户的;(二)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三)通过转帐或者其他支付结算方式转移资金的;(四)跨境转移资产的;(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然而,如果是被诈骗后被迫参与洗钱,在司法实践中,会考虑当事人是否具有主观故意。如果有证据能够证明当事人确实是在受诈骗、胁迫等非自愿的情况下参与洗钱,主观上没有洗钱的故意,那么可能不构成洗钱罪。比如有与诈骗分子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能证明自己是被胁迫的。但即便如此,当事人也应该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主动说明情况,配合调查。一方面可以帮助警方打击诈骗和洗钱犯罪活动,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证明自己的清白。如果不主动处理,一旦被司法机关调查,可能会陷入更被动的局面。所以,被诈骗后参与洗钱是否有事不能一概而论,关键在于是否有主观故意以及能否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