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带担保人会被判刑吗?


连带担保人是否会被判刑,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连带担保人这个概念。连带担保人是指在担保合同中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既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直接要求连带担保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简单来说,就是债权人有权利找债务人或者连带担保人任何一方还钱。一般情况下,连带担保责任属于民事责任范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连带担保人需要按照约定承担保证责任,通常是替债务人偿还债务。这只是一种民事上的义务履行行为,并不会涉及到刑事判刑。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形下,连带担保人可能会面临刑事处罚。如果连带担保人在担保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比如故意隐瞒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骗取债权人信任从而签订担保合同,并且给债权人造成了重大损失,这种行为可能会构成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另外,如果连带担保人明明有能力履行担保责任,但却拒不执行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所以,一般的连带担保责任只是民事责任,不会判刑,但如果存在欺诈、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违法犯罪行为,就有可能被判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