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偷窃罪已经立案了会被判刑吗


未成年人犯偷窃罪已经立案了,不一定会被判刑。首先要明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于未成年人,情况较为特殊。如果是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盗窃未达到法定数额,是不能构成盗窃罪的,也就不会被判刑。一般来说,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分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不同地区会根据本地情况在这个区间确定具体标准。 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要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要是盗窃情节较轻,司法机关可能会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通过训诫、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这些方式来处理,而不是判刑。要是情节严重,达到刑事立案标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量刑时会考虑未成年人的特殊情况,比如可能会适用缓刑等。 总之,未成年人犯偷窃罪立案后是否判刑,要综合考虑未成年人的年龄、盗窃金额、犯罪情节以及是否有悔罪表现等多方面因素。 相关概念: 数额较大:指盗窃公私财物价值达到一定标准,一般在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不同地区有差异),达到此标准构成盗窃罪的一种情形。 多次盗窃:指在一定时间内多次实施盗窃行为,即使每次盗窃金额未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也可能构成盗窃罪。 入户盗窃:指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进行盗窃的行为,不论盗窃财物数额多少,均构成盗窃罪。 携带凶器盗窃:指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盗窃,或者为了实施盗窃而携带其他器械的盗窃行为,不论财物数额多少,均构成盗窃罪。 扒窃:指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行为,不论财物数额多少,均构成盗窃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