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钱没办事报警是否会立案?
我给了别人一笔钱,让他帮我办件事,结果钱拿了事情却没办成。我找他要钱,他还各种推脱。我想报警,可又不确定这种情况警察会不会立案处理,所以来问问。
展开


在探讨拿钱没办事报警是否会立案这个问题时,首先要明白立案是指司法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等材料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且属于自己管辖范围时,决定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从法律角度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当遇到拿钱没办事的情况,要判断是否构成犯罪进而决定是否立案,需要区分不同情形。如果对方一开始就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他人钱财且不办事,这可能构成诈骗罪。比如,对方根本没有能力或根本没打算去办所承诺的事,却编造各种理由收钱,就符合诈骗罪的特征,此时报警,警方经审查认为达到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就会予以立案。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地区会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 然而,如果只是一般的民事纠纷,比如双方存在委托关系,对方因为客观原因没能办成事,但没有非法占有钱财的故意,这种情况通常不构成犯罪,警方一般不会作为刑事案件立案。此时,当事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对方返还所收款项。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