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提起公诉后一定会被判刑吗?


检察院提起公诉后并不一定会被判刑。下面为你详细解释相关情况。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检察院提起公诉和判刑这两个概念。检察院提起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的案件,以及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已涉嫌构成犯罪,依法应当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从而提请人民法院进行审判的诉讼活动。而判刑则是人民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对被告人作出有罪或无罪的判决,如果认定有罪,会根据具体情节给予相应的刑事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意味着,检察院提起公诉只是刑事诉讼的一个阶段,案件最终是否有罪以及是否判刑,要由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后作出判决。 存在多种情况可能导致检察院提起公诉后被告人不被判刑。例如,证据方面,如果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发现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刑事诉讼法》规定,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当检察院提供的证据达不到确实、充分的标准时,法院就可能作出无罪判决。 另外,从法律适用角度,如果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存在法定的免责事由,法院也会作出无罪判决。比如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还有一些情节轻微的犯罪,如果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法院也可以作出有罪但免予刑事处罚的判决。 综上所述,检察院提起公诉只是启动了刑事审判程序,被告人最终是否会被判刑,要经过人民法院的公正审理,综合考虑案件的各种事实和法律规定后才能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