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信罪未涉案银行卡会被冻结吗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般来说,帮信罪不会冻结名下所有银行卡,通常只会对涉案银行卡进行冻结。司法机关或其他有权机构进行冻结,主要是为了调查取证、防止犯罪嫌疑人转移涉案资产,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冻结分为司法冻结和非司法冻结。非司法冻结,比如因多次错误输入交易密码、预留身份信息过期等导致借记卡被冻结,持卡人携带身份证、银行卡前往发卡行任意网点办理解冻业务,或者直接通过发卡行手机银行或网上银行,进行重置密码或更新预留身份信息等操作,即可解除冻结。司法冻结则是司法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依照规定进行的冻结,一般情况下需要六个月才能解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 不过,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未涉案银行卡也可能被冻结。比如,如果司法机关认为未涉案银行卡与涉案资金存在关联,或者有证据表明可能用于隐藏、转移涉案资产,那么也有被冻结的可能。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并且司法机关也需要有合理的依据和证据。 如果你的银行卡被冻结,首先要保持冷静,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工作,了解冻结的具体原因和期限。若认为冻结措施存在不当之处,可依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向冻结机关提出申诉,要求解除冻结,申诉时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自身财产与案件无关。若申诉无果,或需要更专业的法律帮助,可寻求律师的协助。 相关概念: 帮信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简称,指的是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且情节严重的犯罪行为。 司法冻结:司法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和侦查犯罪的需要,对犯罪嫌疑人相关财产进行的冻结措施。 非司法冻结:因银行系统自身规则引发的冻结,比如密码输错、身份信息过期等原因导致的冻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