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饰隐瞒犯罪取保候审后还会坐牢吗


掩饰隐瞒犯罪取保候审后还是有可能会坐牢的。首先,要明白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强制措施。简单来说,就是司法机关(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让他们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保证随传随到,然后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羁押,在外面等待开庭审理。《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了可以取保候审的几种情形,比如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等。 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还通过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其他方法去掩饰、隐瞒。如果触犯此罪,一般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管制,并处罚金或者单处罚金;要是情节严重,就会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至于取保候审后是否会坐牢,要根据具体案情来判断。如果经过审理,最终认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并且不符合缓刑等不用实际坐牢的条件,那就可能会被判处实刑而坐牢。要是犯罪情节比较轻微,比如退赔退赃做得好,有从轻处罚的情节,或者符合缓刑条件,像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条件,就可能被宣告缓刑,这种情况下就不用实际坐牢。 总之,取保候审不代表案件结束,也不意味着一定不会坐牢或者一定会坐牢,要综合整个案件的证据、情节等多方面因素,由法院来最终判定。 相关概念: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在满足法定条件下,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外面等待开庭审理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明知是犯罪所得,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掩盖、隐藏的犯罪行为 。 缓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符合一定条件下,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不执行原判刑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