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期间会在手机上装定位或者监听吗?


在取保候审期间,是否会在犯罪嫌疑人的手机上安装定位装置或者进行监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对于在手机上安装定位或监听的情况,通常司法机关不会随意进行。因为这涉及到公民的个人隐私和通信自由权利,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然而,如果司法机关认为有必要,比如为了侦查犯罪、防止犯罪嫌疑人干扰证人作证、毁灭证据或者实施新的犯罪等,在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后,是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这其中就可能包括对手机进行定位或者监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公安机关在立案后,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人民检察院在立案后,对于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按照规定交有关机关执行。 所以,一般情况下,取保候审期间不会随意在手机上安装定位或监听,但在特定案件和满足法定条件、经过法定程序的情况下,司法机关是有权采取这些措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