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关系中,有时候会出现一方多次起诉离婚却未被法院判决准予离婚的情况。如果3次起诉离婚都被法院判不准离婚,当事人需要了解其中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法律依据及判决考量因素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 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 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 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 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 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法院在判断是否准予离婚时,会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双方的婚姻基础、婚后感情、离婚原因、夫妻关系的现状以及是否有和好的可能性等。
实际案例分析
例如,有这样一个案例。原告张某(女)与被告李某(男)经人介绍相识后结婚,婚后育有一女。但随着时间推移,双方因家庭琐事产生矛盾,张某遂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前三次起诉中,张某仅陈述双方经常吵架,但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夫妻感情已破裂,如家庭暴力、分居时间等实质性证据。法院考虑到双方有一定的婚姻基础,且育有子女,认为夫妻感情尚未完全破裂,仍有和好可能,故三次均判决不准离婚。
应对策略及法律建议
- 收集充分证据:证据是诉讼的关键。如果之前的起诉因证据不足而未获支持,那么在后续的诉讼中,要注重收集能证明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比如,若存在家庭暴力,要及时报警并保留医院的诊断证明、伤情鉴定报告等;若双方分居,要保留租房合同、居委会或物业的证明等,以证明分居的时间和事实。
- 寻求专业律师帮助:专业的律师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诉讼经验,他们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诉讼策略。律师可以帮助当事人梳理案件事实,分析证据的有效性,指导当事人如何收集和补充证据,提高胜诉的几率。
- 考虑上诉:如果当事人认为一审法院的判决存在错误或不合理之处,可以在规定的上诉期限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时,要明确指出一审判决的错误点,并提供相应的证据和法律依据支持自己的上诉请求。
- 等待合适时机再次起诉:根据法律规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所以,如果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或条件,也可以等待分居满一年后再行起诉。
总之,3次起诉离婚都被法院判不准离婚并不意味着无法离婚,当事人要保持冷静,分析原因,采取正确的方法和策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