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和抢劫罪的区别是什么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作者
盗窃罪和抢劫罪是常见的财产类犯罪,在法律上存在明显区别。本文将从法律条文出发,结合实际案例,详细阐述二者在概念、构成要件等方面的差异,并提供相关法律建议,助您明晰二者界限。

一、定义及法律条文依据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等加重情形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二者的区别

  1. 客观行为方式不同
    • 抢劫罪: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例如,甲在深夜拦路,用刀威胁乙,让乙交出身上的财物,乙因害怕而将钱包交给甲,甲的行为就构成抢劫罪。这里甲使用了暴力胁迫手段,使乙不能反抗、不敢反抗从而劫取财物。
    • 盗窃罪:是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所谓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自以为行为时其行为不被财物的所有人或保管人发觉。比如,丙趁丁不注意,偷偷将丁放在桌上的手机拿走,丙构成盗窃罪。即使周围可能有其他人看到丙的行为,但只要丁当时没有发觉,就符合盗窃罪秘密窃取的特征。
  2. 主体要件不同
    • 抢劫罪:年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该罪的主体。例如,15周岁的戊使用暴力抢劫他人财物,戊要对抢劫罪承担刑事责任。
    • 盗窃罪:主体是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例如,15周岁的己盗窃他人财物,由于未达到盗窃罪的刑事责任年龄,不构成盗窃罪。
  3. 侵犯的客体不同
    • 抢劫罪:侵犯的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因为抢劫罪使用暴力、胁迫等手段,对被害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或侵害。如上述甲抢劫乙的例子,既侵犯了乙的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乙的人身权利。
    • 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例如丙盗窃丁手机的行为,主要侵犯的是丁对手机的所有权。

三、实际案例分析 在一个案例中,犯罪嫌疑人张某欲窃取某仓库内的财物,实施盗窃之前,发现该仓库门卫房间里有一门卫人员在值班。于是张某就把仓库门房的门,从外面偷偷地锁上,然后开始盗取仓库内的财物。如果门卫人员没有发觉,张某的行为即为盗窃;如果门卫人员发现了,张某的行为就是抢夺。在这种情况下,应根据客观情形加以认定,把实际的客观情形推定为犯罪嫌疑人的主观认识内容,也就是如果张某取走财物时门卫人员已经发觉,均应认定抢夺罪。

四、法律建议

  1. 增强法律意识,了解抢劫罪和盗窃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明白哪些行为是违法犯罪的,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因一时的贪念而触犯法律。
  2. 在日常生活中,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财物,尽量避免在偏僻、无人的地方携带大量财物,以防遭受抢劫。同时,要注意防范盗窃,比如离开时锁好门窗等。
  3. 如果不幸遭遇抢劫或盗窃,要保持冷静,尽量记住犯罪嫌疑人的特征和相关线索,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配合警方的调查工作,以便尽快追回财物,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10篇相关文章

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及抢劫罪的量刑

本文深入探讨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判定标准,结合相关法律条文剖析,并通过实际案例辅助理解。同时,明确抢劫罪不同情形下的量刑规定,为读者提供实用法律建议,助其了解相关法律知识。

抢劫行为的性质剖析

抢劫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备受社会关注。本文将深入剖析抢劫行为的性质,引用相关法律条文,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并提供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清晰了解抢劫行为及其法律后果。

盗窃罪与职务侵占罪的主要区别

盗窃罪与职务侵占罪在法律界定上存在明显差异。本文详细剖析二者在犯罪主体、行为方式、犯罪客体等方面的区别,结合实际案例阐释,引用相关法律条文,并给出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明晰二者差异。

怎样判定是盗窃罪还是故意毁坏财物罪

在法律领域,准确判定盗窃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条文、实际案例深入剖析二者区别,助您明晰判定要点,掌握实用法律建议,正确认识这两种罪名。

盗窃的司法解释详解

盗窃行为在生活中时有发生,其相关司法解释对于准确认定和惩处盗窃犯罪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解读盗窃的司法解释,结合法律条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提供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深入了解盗窃相关法律知识。

从婴儿手中抢东西是抢夺还是盗窃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从婴儿手中抢东西这一行为的法律定性,许多人存在疑惑。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条文和实际案例,深入分析该行为究竟应认定为抢夺还是盗窃,同时给出实用的法律建议。

抢劫和经济纠纷有关系吗

抢劫与经济纠纷是否有关联备受关注。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条文和实际案例,深入探讨二者关系,剖析在何种情形下经济纠纷可能与抢劫行为产生交集,为读者提供实用法律建议,助其明晰其中界限。

盗窃共犯与掩饰隐瞒的区别

在法律领域,盗窃共犯与掩饰隐瞒的界定至关重要。本文深入剖析二者在主观意图、客观行为等方面的差异,结合实际案例阐释,引用相关法律条文,并给出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明晰二者区别。

盗窃罪立案标准是多少元

盗窃罪立案标准关乎民众财产安全与法律公正。本文结合相关法律条文、实际案例,详细阐述盗窃罪立案标准,包括数额较大、巨大、特别巨大的界定,及不同盗窃情形立案标准,还提供实用法律建议。

涉嫌抢夺罪会判多少年

抢夺罪的量刑是许多人关注的法律问题。本文将详细解读抢夺罪的相关法律条文,结合实际案例说明不同情形下的量刑标准,并提供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明晰涉嫌抢夺罪可能面临的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