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关法律条文及规定
在租赁合同关系中,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来判断能否退租。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 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 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同时,《民法典》第七百零八条规定,出租人应当按照约定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并在租赁期间保持租赁物符合约定的用途。
二、实际案例分析
案例一:租客小李在签订租房合同前,房东未告知其房屋后方紧邻墓地。入住后小李才发现,感觉居住体验受到极大影响,心理上产生恐惧和不安,于是要求退租。在这种情况下,房东在订立租赁合同时未如实告知房屋周边存在墓地这一重要情况,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而房屋周边环境对承租人的居住决策有重大影响,该隐瞒行为可能导致承租人的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小李有权解除租赁合同并要求退租。
案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