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姻法》规定哪些疾病不应当结婚

  • #婚姻法律
  • #禁止结婚
  • #指定传染病
  • #严重遗传病
  • #有关精神病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导读: 新《婚姻法》即《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在结婚规定上有新变化。本文详细解读相关条文,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医学上认为不宜结婚疾病相关情况,如严重遗传性疾病等,并给出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明晰相关法律规定。

在我国的婚姻法律规定中,关于哪些疾病不应当结婚的问题经历了一定的变化。新颁布的《民法典》取消了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禁止结婚的说法,《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八条明确规定: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但在之前的相关法律及医学实践中,有一些疾病在特定情况下会对婚姻产生影响,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曾被认为不宜结婚的疾病类型及相关规定

严重遗传性疾病 严重遗传性疾病是指由于遗传因素先天形成,患者全部或者部分丧失自主生活能力,后代再现风险高,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遗传性疾病。例如,某些染色体异常导致的先天性智力障碍疾病,患者可能在生活上无法完全自理,且如果生育,后代遗传该疾病的风险极高。在之前的《母婴保健法》第10条规定:此类患者在双方同意下,采取长效避孕措施或者施行结扎手术后不生育的,可以结婚。

指定传染病 指定传染病是指《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艾滋病、淋病、梅毒、麻风病等以及医学上认为影响结婚和生育的其他传染病。比如艾滋病,其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如果一方患有艾滋病且处于传染期,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与配偶进行亲密接触,很可能将病毒传染给对方,同时若生育,也会将病毒传染给下一代。按照之前《母婴保健法》第9条规定:经婚前医学检查,对患指定传染病在传染期内的,医师应当提出医学意见;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暂缓结婚。

有关精神病 有关精神病主要指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型精神病以及其他重型精神病。以精神分裂症为例,患者在发病期可能会出现幻觉、妄想、行为紊乱等症状,无法正常进行生活和社交活动,也难以承担婚姻中的责任和义务。同样依据《母婴保健法》第9条规定,有关精神病在发病期内的,医师应当提出医学意见,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暂缓结婚。

实际案例分析

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男方在婚前隐瞒了自己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事实,与女方登记结婚。婚后不久,男方精神病发作,生活无法自理,且对女方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女方得知真相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宣告婚姻无效。法院经审理后认为,男方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精神病,且在发病期内结婚,违反了当时的法律规定,最终判决宣告该婚姻无效。

实用法律建议

  • 进行婚前医学检查:虽然新《民法典》不再将患有某些疾病作为禁止结婚的条件,但为了双方的健康和未来家庭的幸福,建议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主动进行婚前医学检查。通过检查,可以及时了解双方的身体状况,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相应的措施。

  • 如实告知健康状况:在恋爱和结婚过程中,双方应当如实告知对方自己的健康状况,特别是患有可能影响婚姻生活和生育的疾病时,更应当坦诚相告。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和负责,也是避免日后产生纠纷的重要保障。

  • 了解法律规定和医学知识:无论是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还是家庭成员,都应当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医学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如果遇到涉及婚姻和疾病的法律问题,可以及时咨询专业的律师或医生,寻求帮助和建议。

查看更多view-more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laywer-tag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qr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