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职人员受贿罪的立案标准及量刑标准分别是什么?


公职人员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立案标准**: 1. 个人受贿数额在5千元以上的,应当予以立案。 2. 个人受贿数额不满5千元,但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也应立案: - 因受贿行为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例如,公职人员受贿后,在项目审批中违规操作,导致国家资金大量浪费。 - 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成恶劣影响的。比如,公职人员以不给办事为由,强行向办事人员索要财物,引起群众强烈不满。 - 强行索取财物的。 这里所说的“不满”,是指接近该数额且已达到该数额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对于单位受贿罪,单位受贿金额达到或超过十万元人民币;单位受贿金额虽未达十万元人民币的最低限度,但存在故意为难、威胁相关单位或个人等特定情况的,也应立案。 **量刑标准**: 1. 受贿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 受贿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 受贿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4. 对多次受贿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受贿数额处罚。 5. 犯受贿罪,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6. 有受贿数额特别巨大等情形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这些规定旨在维护公职人员的廉洁性,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