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国《工伤保险条例》里关于举证责任倒置是如何规定的?
我在工作中受了伤,单位却不承认这是工伤。听说《工伤保险条例》里有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我想了解下2024年这个规定具体是怎样的,对我这种情况有没有用,到底该怎么依据这个规定来维护自己权益呢?
展开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举证责任倒置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简单来说,一般情况下是谁主张谁举证,也就是提出某个主张的人要拿出证据来证明这个主张是对的。但在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况下,这个规则就反过来了,提出主张的人不需要举证,而由对方来拿出证据证明主张不成立。 2024年适用的《工伤保险条例》中就存在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根据该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这个规定的意义非常重大。在工伤认定过程中,职工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职工在工作中受伤后,往往难以掌握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伤害属于工伤。而用人单位通常掌握着更多关于工作环境、工作流程、职工工作情况等方面的证据。例如,用人单位可能有考勤记录、监控视频、工作安排表等。所以,让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更有利于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当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认为是工伤时,如果用人单位不认同,那么用人单位就需要拿出证据来证明该伤害不属于工伤。如果用人单位不能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职工的伤害不是工伤,那么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就会根据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提供的材料以及调查的情况,作出认定工伤的决定。 在实际操作中,用人单位需要提供的证据可能包括但不限于:职工受伤时不在工作岗位的证据、职工受伤是由于自身故意行为导致的证据等。而职工一方也不能完全依赖举证责任倒置,也应该尽量收集一些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比如同事的证人证言、医院的诊断证明等,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总之,《工伤保险条例》中的举证责任倒置规定,是为了平衡职工和用人单位在工伤认定中的地位,保障职工在工伤认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