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事故驾驶员当时不报警过后报警怎么处理?
我之前开车发生了一起事故,当时比较慌没报警,过了一段时间才想起来报警。现在就很担心这种情况会怎么处理,会不会因为我当时没及时报警而加重处罚,想了解下法律上对于这种情况有啥规定和处理办法。
展开


在发生事故后驾驶员当时不报警过后才报警的情况,具体处理方式需要依据事故的实际情形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来判定。 首先,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八条,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未报警,在事故现场撤除后,当事人又报警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的记录内容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接受案件的决定。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制作受案登记表;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如果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事后报警时,警方会对事故展开调查。警方会尽力收集证据,比如询问事故双方当事人、查看现场遗留痕迹、调取周边监控等,来还原事故发生的经过和确定责任。在责任认定方面,一般还是会依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来确定。不过,驾驶员当时不及时报警可能会影响证据的收集和事故的调查,若因此导致无法准确认定事故责任,当事人可能要承担对其不利的后果。 要是事故情节轻微,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仅涉及少量财产损失,事后报警时,警方可能会根据双方提供的信息进行调解处理。但如果驾驶员故意不报警且有逃避责任的嫌疑,警方可能会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所以,在发生事故后,驾驶员应尽量及时报警,配合警方处理,以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